[执业药师考证] 2017-2018最新执业药师《西药专二》视频教程百度网盘下载

校长yo

QQ图片20170809104239.png


>>药物作用与量效关系: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以及量效关系,效能、效价等概念
>>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9项作用机制、受体类型,激动药与拮抗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与机体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药动学与药效学相互作用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的作用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机体反应的具体表现,是继发于药物作用的结果。体现先后顺序:先作用后效应。
  药物作用有选择性,有高低之分。
药物对受体作用的特异性与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不一定平行。
  药物的选择性具有相对性,有时与剂量有关,如小、中、大剂量的阿司匹林。
  药物在不同器官的同一组织,可产生不同效应。如肾上腺素对瞳孔产生散大效应,对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产生舒张效应,对内脏平滑肌产生收缩效应。
  药物作用分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
  药物的治疗作用:患者用药后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根据治疗效果,分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1.对因治疗: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
  如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感染性疾病;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等属于对因治疗。
  注: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称为补充疗法(替代疗法),也属对因治疗。
2.对症治疗:用药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
  如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缓解疼痛;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抗高血压药降低患者过高的血压等属于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但对症治疗虽然不能根除病因,但对疾病的治疗不可缺少。

第二节 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
一、药物的作用
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其效应随之增强或减弱,两者间有相关性。
  药物量效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曲线表示。
  以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得到直方双曲线。将浓度或剂量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现典型的S形曲线,即量-效曲线。
整体动物试验,以给药剂量表示;
离体实验,以药物浓度表示。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可用数或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例如血压、心率、尿量、血糖浓度等,研究对象为单一的生物个体。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为反应的性质变化,一般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示,如存活与死亡、惊厥与不惊厥、睡眠与否等,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

  (一)斜率
  在效应大约16%至84%区域,量效曲线几乎呈一直线,其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称为量效曲线的斜率。斜率大的药物,药量微小的变化,即可引起效应的明显改变;反之亦然。
斜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临床用药的剂量安全范围。
  (二)最小有效量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药量。
  最小有效浓度(阈浓度):引起药理效应的最低药物浓度。

  (三)最大效应(Emax)或效能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其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效应增至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能再上升,此效应为一极限,称最大效应或效能。
效能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四)效价强度
  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或浓度的比较,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五)半数有效量(ED50)
  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量(ED50)及半数有效浓度(EC50)表示。
  如效应指标为死亡,则称半数致死量(LD50)。
治疗指数(TI): LD50/ED50。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数值越大越安全。治疗指数大的药物不一定安全,因为量效曲线与毒效曲线的首尾仍可能出现重叠,即ED95可能大于5%的中毒死亡量(LD5)。

下载地址已隐藏,加入会员后显示
加入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