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快思慢想
【认知心理学】快思慢想一、快思慢想
1.我们人无时无刻不在做决策,不做决策本身就是一个决策,不做选择就是一个选择。情绪决定理智。
2.大脑中的理智中心叫前额叶,情绪中心叫边缘系统。前额叶指向边缘系统的路径比较细,成熟比较晚;边缘系统指向前额叶的路径比较粗,成熟比较早。
3.大脑两个系统:系统1,没有意识,快速决策;系统2,理性的,以逻辑为基础,缓慢决策。事情发生了,系统1就先来处理,如果得到答案就去做了,如果得不到答案,才会回头找系统2.
4.生活中需要快速反应,大多数时间都是快速反应。大部分人很少依照逻辑思考去做决定,人习惯了从环境里去辨识出模式,然后利用归纳出来的模式独立思考的能力。
5.认知吝啬鬼,经常依赖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和简单有效的策略评估信息并作出决策。即利用直觉判断系统,以减轻认知负担。
6.大脑之所以吝啬,是因为资源有限,大脑占体重的2%,但用到身体20%的能量,所以我们生活中60%的行为已经是一个习惯化的行为,几乎不用思考。
7.大脑对第一次接触的新鲜事物花费的能量比较多,但是第二次以后就逐渐减少,直到成为习惯,成为下意识的反应,消耗的能量就会平了。
二、认知偏差
1.框架效应,同样的问题,呈现、表达方式不一样,人的选择就不一样。人不喜欢损失,不同的框架都是利用了人厌恶损失的心理,来影响人的选择。
2.禀赋效应,同样的东西,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人面临损失时,会倾向于冒险,面临收益时,倾向于确定,不愿意冒险,现实拥有最重要。
3.可得性启发,我们获取信息,做出判断的时候,系统1利用启发式,利用过去的经验做判断。
4.代表性启发,当面对不确定的事件,我们往往根据其与过去经验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断或预测。
5.证实性偏差,我们常常忽略跟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只看跟自己一样的。当人确立了某个观点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寻找支持这个观念的证据的倾向。
6.锚定效应,人们将已知信息作为基准点,并锚定该点进行判断的行为。一旦设定好基准点后便不会脱离该基准点。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就是这个道理。买东西你要知道它的底价,不知道底价,i怎么还价都是吃亏的。
三、小结:
1.我们遇到事情思考的时候,需要调用系统2帮助自己不出错。真的出错以后,不要一直责怪自己。因为责怪自己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懊悔上,没时间去看到底要怎么做,也没有时间想正确的事情了。
2.系统1的启动会带来很多认知偏差,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用到系统2来反思,避免系统1的错误,但系统2会消耗大量的大脑资源,不能长时间运转,所有我需要通过刻意练习,通过少量系统2的训练,把某些思维模型固化为经验,储存在系统1里,变成低能耗的自发性行为,从而整体升级我们的思维操作系统。
人呢
很神奇
常常会有认知偏差
在认知失调的时候
为了减轻或者解决这种失调感,
甚至会选择骗自己,说服和相信自己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
**** Hidden Message *****
帮帮顶顶!路过,学习下 学习了,不错有竞争才有进步 有竞争才有进步先顶,好同志先顶,好同志 楼主辛苦了! 相当不错相当不错 谢谢楼主! 楼主,你是一个大好人!! 写的真的很不错 谢谢分享 66666666 :time:
页:
[1]